小寒是

主婦三味:

(由朴坊有茶图片与所配文字“器默而物哀”所写的杂感) 
 
《由“器默而物哀”联想到的》 
 
 
﹉ 一面土墙,一把紫砂壶,一根扭曲的细枝。夕阳残照般黄色复古的光线照亮了中部的墙体,又犹如金色的细沙缓落于壶盖与壶柄的边缘,其余的一切则隐匿于阴影之中。寂静,沉默。于是他写道“器默而物哀”。当我看到这张图片和摄影者所配的文字时,“东方美学”这四个字马上从脑海里跳了出来。 
 
﹉ 我坦承长期以来我曾是个极度崇洋媚外的人,喝咖啡,听西洋音乐,看外国文学,欣赏油画。打小起就和西方的审美趣味相投,对那些外表光鲜亮丽的东西,如水晶,水钻,铮亮的银器等喜欢得不得了。鄙视一切暗沉的东西,如中国传统的建筑,家俱和一些日常的器物。在我的感觉中,它们总是与阴影深深的缠绕在一起,压抑,俗气,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这让年少或是年轻时的我怎么都喜欢不起来。明亮总主导着我的审美趣味,以至于结婚时买家俱首先考虑的并非材质,而是款式,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浅色调印花的欧式风格。其实那并非是实木家俱,而类似于三夹板或纤维板之类的材质。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我自觉美满的这款家俱后来竟与公司新大楼卫生间的隔板撞色了,连花纹和材质都一模一样! 这让我下班一回家就好象又置身于公司的厕所似的。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光鲜即美! 
 
﹉ 一个人的审美观通常是人到中年才定性,这是我近些年的感悟。随着年龄渐增,很多东西的确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即便对于我这样一个心智不很成熟的人来说,审美的情趣也会发生转变,这种变化最先由纸开始。辞职前我曾是一家公司副总的文秘,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纸,因为需要打印和复印一些文件。外表光鲜亮白的打印纸常会割破我的手指,它们看上去完美无瑕,天真,没任何侵略性,可却像刀刃般锋利。所以每次拿它们的时候我总是心存畏惧,唯恐再挨一刀,厌恶之情也与日俱增。近些年老公练书法,这个邋遢的老男人总是把刚练完字的宣纸扔了书房一地,我也不得不去帮忙收拾。相对于光亮笔挺的打印纸,中国宣纸质地柔软,且略显粗糙,有些宣纸甚至可以触摸到它的纹理。当我把它们整理折叠的时候,并无多大声响,乖巧本分得很,而不像打印纸那么聒噪喧哗。宣纸柔软的触感亦会使人的心也变得柔软起来。在《阴翳礼赞》中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对纸的描述再妥帖不过了,我特别认同他把中国宣纸和日本白桑纸形容成像初雪一样柔和,松松软软把光线吸进去。 
 
﹉ 我读书不求甚解,但总体来说还算爱看书的。相比以前喜欢看刚购得的新书,近几年却更偏爱读一些旧书。新书的扉页往往像打印纸一样光亮洁白,翻页时还发出哗啦啦的响声,让人心生烦躁。而旧书显得沉稳得多,因为时间使它纸张的颜色变得趋于暗淡,空气中的湿度又使纸页变得柔软。当每晚伴着一盏小灯捧着一本旧书阅读时,柔和的光线打在那些泛黄的扉页上,那种低调之美是新书遥不可及的。况且还会隐隐的让我感受到一本旧书的体温,那或许是以前捧过它的人所留下的吧。 
 
﹉ 今年初夏我心血来潮,开始自学起了国画,水墨写意的那种。我画的不勤,在很多方面我自认是个有天赋的人,但人懒,又贪玩,所以没啥出息,成不了材。只是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对原先谈不上喜欢的国画竟然有了重新的认识。以前总认为相对于印象派油画,水墨写意画看上去实在太单调了。因为前者注重光线变化使色彩饱满,丰富又多变,而后者只与黑白有关。也不知为何,这段时间我却越来越喜欢写意国画了,从网上一下子恶狠狠的买了二三十本古代名家的画册,有八大山人,沈周,石涛,徐渭,倪瓒等。又把家中老公以前买的名家国画册一本本翻出来,在一张小桌子上堆成了座小山。每每欣赏这些大家的作品时,我总觉得自己曾经是如此无知。如果说油画追求的是一种视觉效果的话,那么国画,特别是水墨写意画追求的是一种意境或是一种趣味。一幅写意,哪怕寥寥几笔,却是趣味无穷的。 
 
﹉ 前阵子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何长期主导我审美情趣的西方美学到了一定年龄会自然而然地转变为东方式的?后来想想答案其实很简单,基因决定一切。作为中国人,身上携带的是东方基因。年轻时的全盘西化是因为身上的东方基因呈隐性状态,但到了一定阶段,这种基因会越来越强势。这是一个从蛰伏到破茧而出的过程。谈到美学,涉及的东西太广了,大到建筑,音乐,绘画,文学,小到服饰,生活器具,再到男女的容貌。美学往深层次讲极其深奥晦涩,又会涉及到不同时期的哲学流派,中西方都一样。我对枯燥的哲学不感兴趣,研究柏拉图,康德,培根,黑格尔和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是哲学家们的事。我只是个主妇,只需知道唯物或唯心,主观或客观,或对某些理论略通皮毛即可。 
 
﹉ 作为一个感性的人,对事对人我都在意主观的感受。所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我把东西方美学作了最简单的定义。西方美学强调的是光,而东方美学强调的是影。光体现的是明亮,如西方人的房屋比较高大,有很多窗,好让光线自由进入,让室内如室外一样敞亮。水晶的吊灯,洁白的磁砖,闪亮的银器,白色基调的瓷器,顶多再用点烫金的花纹点缀。东方美学中总是充满了各种影子,所以相比西方美学主导的明亮,它是幽暗的,寂寞的。中国传统的房屋大多砖木结构,四个屋角飞檐凌空,宽大的屋檐遮挡了阳光。窗甚少,光线勉强从木格子的窗户挤进,也无法驱逐大量的阴影。这些阴影除了由房屋本身产生之外,室内暗沉的家俱和器皿上都布满了影子。即便是日常吃饭用的碗碟,喝茶用的茶具等瓷器都是温润的那种,不会直接将光线反射回去。在阴翳笼罩下却产生了另一种美,静默与冥想。 
 
﹉ 两种不同的美学使东西方人的性格也迥然不同。西方人外向,热情,善于宣泄和表达内心的情感。这符合西方美学主旨——“光”,是外露不加隐藏的。而东方人大多内向,拘谨,不善言谈,甚至谨小慎微。这也符合东方美学主旨——“影”,是内敛和隐晦。性格的不同也导致了东西方在男女情感表达方式上的显著差异。西方人若是喜欢或爱恋一个人会很直接的向对方表白。哪怕是老夫老妻了也会当众拥抱和亲吻,并常把甜心,宝贝和亲爱的挂在嘴边。到了东方这套可行不通了,不过相比以前的拘谨与保守,现在的年轻男女还会说说“我爱你”,也会有大庭广众下的拥抱和亲吻。只是在他们结婚几年后,这样亲昵的行为会越来越少直到消失。更不要说上了年纪的人会对自己的另一半说“我爱你”了。前年我看过一次三八节在街头的随机采访节目,要男士通过电话向自己的女友或妻子说声“我爱你”。几个年轻男子勉强照做了,几个中年男子却踌躇着怎么都开不了口。唯一有勇气开口的那个中年男子对他妻子说的不是我爱你,他涨红了脸说“老婆,你今天晚饭不要做了,我们到饭店去吃。”他老婆的回答也真让人啼笑皆非,她说话的语气很紧张,“你咋啦,我菜都买好了,出啥事啦?”这就是中国夫妻。在男女和夫妻情感这点上,我认同西方人的方式,这也并非说东方的方式不好。有回我走在路上,在一个小路口,有辆车突然窜出,我看见走在我前面的中年男人马上把靠外侧走的中年女人往自己身边拽。原来他们是一对夫妻,只是当时他们走在我前面时全程无交流,我以为他们彼此是陌生人。看到这一场景,心里默然感动了。 
 
﹉ 让我再回到“器默而物哀”,寥寥五个字却渗透着东方美学。而“物哀”一词更是东方美学中日本美学的极致体现。查了一下百度的资料,“物哀”最早是由本居宣长提出的,他在《紫文要领》中是这样阐述“物の哀れ”的: “世上万事万物的千姿百态,我们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身体力行地体验,把这万事万物都放到心中来品味,内心里把这些事物的情致一一辨清,这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就是懂得物之哀。进一步说,所谓辨清,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辨清了,依着它的情致感触到的东西,就是物之哀。”百度百科上又提到“物哀”是“真情流露”,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感物生情,心为之所动,有所感触,这时候自然涌出的情感,或喜悦,或愤怒,或恐惧,或悲伤,或低徊婉转,或思恋憧憬。有这样情感的人,便是懂得“物哀”的人。有点类似中国话里的“真性情”。懂得“物哀”的人,就类似中国话里的“性情中人”了。 
 
﹉ 在我身上有一种莫名的日本情结,我一直认为这和我的童年相关。我儿时正值中日邦交的甜蜜期,上海的各大影院会有很多日本影片放映。和父母一起去看日本电影是我童年的一大乐事。我依旧记得几部电影的片名;《生死恋》、《追捕》、《砂器》、《人证》。无论当时看得懂与否,但在一个孩子看来这要比国产片《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好看多了。近些年也看了不少日本电影,很多电影的基调总萦绕着一种淡淡的哀愁。尤其喜欢我的偶像三浦友和与山口百惠夫妇主演的影片——改编自川端康成小说的《伊豆的舞女》和改编自谷崎润一郎小说的《春琴抄》。《伊豆的舞女》里为排遣郁闷独自去伊豆旅行的十九岁的高二男生遇到了十四岁的舞女,美丽,善良,淳朴的薰子,于是男女主人公在伊豆对彼此生产了朦胧的恋情,只是这种思慕之情直到别离都未曾道破。《春琴抄》中仆人佐助照顾小姐春琴的日常生活,并跟随春琴学习三味线。在彼此的接触中他们间的微妙情感也与日俱增,只是个漂亮,清高,脾气又怪异的春琴小姐从不承认。在春琴意外毁容后,佐助用针刺瞎了自己的双眼,于是他的记忆里永远是小姐美丽的样子。最后佐助和春琴永远的生活在了一起。这两部影片,或惆怅或感伤,观后在我的内心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哀愁,我想我应该是个性情中人,一人懂得“物哀”的人吧。 
 
﹉ 现在我正写着这篇随笔,今日微雨,空气中的湿度很大,有一层淡淡的雾气笼罩。十一月,窗外已是深秋的景色了。楼下花园里的常青树暗沉了许多,落叶树如水杉已渐呈铁锈红,鹅掌楸的叶子金黄,过些日子银杏树也会变得金黄。不知为何今天花园里的鸟特别多;乌鸫,麻雀,白头翁,野鸽子,伯劳,它们彼此在树梢间追逐嬉戏,在公寓的上空盘旋。还有一种我平日没见过的鸟,蓝灰色羽毛,尾巴有些长,非常漂亮,我叫不出名字,它们不是公寓的常客。 
 
                                                                                                 Nov.6th, 2015
评论
热度(129)

© 小寒是 | Powered by LOFTER